
2025年5月12日下午,受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研究室)委托,由2025年上海市中職在線開放課程第二協(xié)作組組長單位(上海商業(yè)會計學校)召集的第一階段評審會議于上海商業(yè)會計學校3號樓10樓智慧教室舉行。
本組專家組組長上海市工業(yè)技術學校原校長王立剛、副組長上海市信息技術學校教師發(fā)展中心主任王珺萩、上海工商信息學校校長凌洪興、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副校長蘇曉峰、上海市工業(yè)技術學校副校長蔡紅軍蒞臨會議現場,上海市大眾工業(yè)學校副校長付磊因公線上參會。參與本次會議的還有本組8門課程負責人及骨干教師,會議由上海商業(yè)會計學校夏瑩老師主持。
會上本組8門課程,《無人機組裝與調試》《機械基礎》《機械CAD》《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系統(tǒng)構造與檢修》《化工儀表及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基礎》《工程造價數字化應用》基于課程的建設方案逐一匯報。

在線開放課程:數字賦能教學 革新教學方式
會議伊始,王立剛校長對本年度課程的整體建設方案提出要求,引導大家思考如何應用數字技術促進教學,同時不被數字技術裹挾;如何應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和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探索整個課程的學習,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化、流程化的現狀。
《無人機組裝與調試》:對標低空經濟 彌補中職資源空缺
上海商業(yè)會計學校《無人機組裝與調試》課程負責人夏瑩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凌洪興、蘇曉鋒、王珺萩、王立剛指出,該課程軟硬件基礎扎實,發(fā)展?jié)摿α己谩=ㄗh可開發(fā)一款能夠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精準推送教學內容的智能軟件,提升個性化學習體驗;課程內容可加強課程思政設計,細化教學流程與實訓環(huán)境的關聯;教學評價設計進一步明確職業(yè)道德、倫理和規(guī)范等思政要素。
《機械基礎》:革新教學新方式 提升學生職業(yè)競爭力
上海市工業(yè)技術學校《機械基礎》課程負責人洪蓓蓉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付磊、王珺萩、蔡紅軍指出,該課程定位和內容特色亮點可進一步突出;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將數智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融入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數據分析,實現相關資源的精準推送;考慮在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中融合技能學習,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機械CAD》:深析學情特點 構建知識體系
上海工商信息學校《機械CAD》課程負責人梁小梅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王立剛、蔡紅軍指出,作為數控專業(yè)的核心課程,該課程設計定位準確。建議增加培養(yǎng)二維、三維零件繪圖能力方面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方法;利用CAD自動評分系統(tǒng),將課前、課后自主學習的趣味性和競賽性內容融入課程,提升學習體驗;將數控方面的具體指導意見融入課程思政,進一步豐富課程內涵。
《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打通線上線下雙向融合 優(yōu)化評價系統(tǒng)
上海市高級技工學校《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負責人茹秋生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蔡紅軍、付磊指出,該課程團隊成員多元化。建議考慮課時量的限制;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需要梳理課程建設的重心和內容,并強化小組學習、討論、方案設計和診斷等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拓展課后的實踐任務如何適應其他學校使用在線課程的需求。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系統(tǒng)構造與檢修》:以用促建優(yōu)建促用 融標賦能提質培優(yōu)
上海食品科技學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系統(tǒng)構造與檢修》課程負責人鄒嵐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王珺萩、凌洪興指出,建議進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例如引入機械視覺AR檢測系統(tǒng)、智能穿戴設備分析技術等;課程建設方案明確課程特色,補充說明線上線下銜接方式;考慮開發(fā)人工智能工具,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目標達成情況,進行智能評價和資源推送。
《化工儀表及自動化》:三位一體強能 三階遞進賦能
上海現代化工職業(yè)學院《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張鵬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蘇曉鋒、付磊、蔡紅軍指出,該課程課時數較多,可進一步明確課程定位,突出創(chuàng)新突破點;加強產業(yè)到教學的轉化,并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智能化評價。細化教學內容與結構;擴充教學資源的種類與數量;探索AI輔助教學的實際方法。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基礎》:探人工智能應用 促跨界協(xié)同創(chuàng)新
上海信息技術學校《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基礎》林丹丹老師匯報建設方案。專家王立剛、凌洪興指出,該課程定位為上海中職通識課程,可拓展課程內容;豐富教學資源的種類,并充分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思考增值性評價的實現及如何將實訓平臺整合到在線上平臺中,提升教學效果。
《工程造價數字化應用》:一體化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 多場景用促課證融
上海市建筑工程學校《工程造價數字化應用》課程負責人汪晨武老師匯報建設方案。評審專家凌洪興、蔡紅軍指出,該課程內容扎實。建議進一步修訂課程標準;解決線上學習平臺與線下操作軟件之間的融合問題;深入挖掘職業(yè)體驗中的課程思政;明確教學內容中每個任務的具體課時安排,并細化課程資源中的數據指標。
根據評審專家的建議及要求,各課程將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方案,明確課程定位、優(yōu)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資源,并探索數字化技術在課程中的應用,推動教學方式的革新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次評審會為后續(xù)課程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清晰的課程建設頂層設計將有力推動并保障本年度市級在線開放課程的高質量建設。
【撰稿:信藝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