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22日下午,財會教學部0561501和0561502兩個“用友冠名班”的老師和同學們聚集在了1號樓401,聆聽了一場由用友軟件上海分公司的項目經理李平先生帶來的“企業(yè)文化與ERP管理”的專題講座。
“用友冠名班”是用友集團旗下的“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冠名,此次講座主要介紹ERP理論的形成以及其歷史文化。
講座開始,李平老師首先解釋了什么是ERP。E:Enterprise(企業(yè));R:Resource(資源);P:Planning(計劃)。則ERP就解釋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yè)資源計劃)。
然后李老師介紹了ERP理論的形成,ERP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基本MRP、閉環(huán)MRP、MRP-II、ERP、ERP-II五個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用友軟件成為了全國通用軟件,企業(yè)規(guī)模不斷夸大,多集團、多工廠要求與其合作,只因它摒棄了手工記賬,計劃合理的運用,使ERP推向流行。
最后,因為15級才進校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對會計、ERP接觸甚少,李老師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有限,同大家分享了成功與失敗的兩個案例。從中了解到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的要素有人、數據、合作伙伴、方法、紀律和改革以及成功實施ERP的要素。李老師介紹到“抗拒變革的心理;立項目標不明、領導支持力不夠;變革的必要性認識不清;期望值不切實際;項目管理不善;項目組成員水平太低;項目范圍不明確或失控;沒有管理變革的策略;沒有從流程的觀點入手;沒有結合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遠景”這種種的因素都會阻礙ERP項目的成功。
同學們通過這場精彩的講座都受益匪淺,講座接近尾聲,0561502班的一位同學向李老師提出心中的疑問:“ERP在學校里的運用和在公司里的運用有什么區(qū)別?”對此,李老師給出了詳盡的回答。聽了企業(yè)專家的講座,同學們感觸頗多,也更深層次的了解了什么是ERP,以及如何在工作中達到效率最大化。
用友專家面向我校學生開展講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關鍵職業(yè)能力,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培養(yǎng)質量,注重學校與企業(yè)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應社會所需,與市場接軌,與企業(yè)合作,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全新理念,為教育行業(yè)發(fā)展帶來了一片春天
【撰稿 財會教學部 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