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教職工學習教育工作,不斷加強教職工的政治素養(yǎng),6月5日下午,由學校黨辦、工會組織的清荷大講堂暨第十七屆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活動在1號樓小禮堂內隆重舉行,應邀出席的原浦東干部學院的院長、現(xiàn)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奚潔人教授為全體教職工作題為《習近平領導思想與領袖人格風范》主題講座,副校長施漢忠同志主持會議。

“講領導思想必然講領導人,講領導人的人格要求、人格素養(yǎng)”,奚教授指出,習近平領導思想用四句話來歸納:時代為母,實踐為源,文化為脈,哲學為魂。這個思想哪里來?新時代,時代引喻了這個思想。這個時代說長一點是改革開放時代,如果再說長一點建國以來,總書記的思想也是我們中國馬克思主義從毛澤東思想那里開始,當然最重要的是改革開放大時代。從實踐來說,主要是十八大以來的,是一個歷史的飛躍,但總書記的思想形成不是五年,總書記在地方從政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實踐,一直在學習,這個思想是幾十年慢慢形成的,但是根本上,他的土壤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他的理論基礎。
“領導思想的精髓是要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奚教授指出,從理論方面來說,對領導人、領導者特別強調這幾個方面:信仰,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是信仰;第二是擔當意識,第三是對人民的情懷,第四務實思想作風,第五改革奮斗精神,最后是科學的思想方法。作為老師角度來說,學生往往是看老師他的行為來了解他,老師除了傳播知識就是人格示范,所以總書記曾經(jīng)對老師提出“四個”領路人,要求教師不光傳授知識,更要用發(fā)揮人格的示范引路作用。

會后,施漢忠同志指出,奚教授作為一個理論權威、專家,他的講解既有理論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作為一個老的領導干部,他又從領導的視野這么一個高度,從三個方面為我們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的核心,黨的領袖這么一個形成的過程以及他的一些特色,領導風格,人格風范以及領導的方法論等等,對我們教工,尤其是我們黨員同志自覺的維護黨的核心擁護黨的領袖,做好本職工作很有幫助。
【撰稿 黨辦 周寅】